有心不怕遲,即使人過半百仍可追尋理想。近日,日本一名年過五十的大叔憑自學Python寫成人工智能(AI)推銷工具,結果成品獲大型連鎖食品公司垂青,故事相當勵志。
圖片來源:itmedia 資料來源:itmedia、techorange
今年五十多歲的坂本英樹原本是一間名為Plug的產品包裝研究與設計公司的副總裁,文科出身的他本來一直與編程什至AI扯不上關係,直至市場變化,令這位大叔不得不鑽研相關技術,結果寫出獲如卡樂B、雀巢等多間大型食品公司垂青的AI工具。
坂本英樹任職的公司Plug本來從事市場研究和包裝設計工作,然而科技改變了工作的模式,令坂本英樹走上IT之路。原先的市場研究和包裝設計工作透過收集一定數量的消費者意見來決定包裝設計的終極方案,不過這個做法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時間資源成本。隨AI的發展,利用AI作市場研究和決策比人為更準確和方便,故坂本英樹和其公司的團隊便決定利用新科技為公司轉型。
起初,坂本英樹及其團隊本來打算透過外判服務來購入AI工具來實現轉型,但其後發覺外判服務不達公司要求,而且公司長遠亦不能只依賴外判而缺乏自家技術和人才,所以坂本英樹決心自學編程。
「之前,我連Python是什麼都不知道。」
於是,坂本英樹從零開始自學Python這個對他而言陌生的程式語言。他首先報讀了當地的編程學校,並製訂一年自學1,000小時的目標給自己。在編程學校學習兩個月後,坂本轉投與AI技術相關的機器學習課程。由於坂本一直從事市場統計工作,故擁有一定統計知識,這對他學習而言有莫大幫助。
在課程完結後,坂本繼續埋首AI的開發工作。他利用工餘時間開發,一星期平均花逾20小時於編程和AI工作上,就連家人都對此抱有怨言:「點解你成個腦都淨係AI?」。坂本在研發的過程中曾有著無數困難,當面對無法解決的困難時,坂本便會向東京大學的信息科學與技術研究院的山崎和松井實驗室求助,並獲山崎教授指導。山崎教授鼓勵他嘗試研發包裝的AI工具。
幸好,經坂本近五個月的努力,終於研發出一個AI包裝模型,雖然模型最初對設計實際評價的相關性只有3成,但經修改後終於提升至5成,就連卡樂B和雀巢等多間大型食品公司都採用該技術來進行包裝設計工作。
「我在編程時所學到的,比做副總裁時學到更多。」-坂本英樹
未來坂本計劃進行團隊開發工作,並積極招聘人才。